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科研成果 -> 正文

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邀请学界知名专家张凌云来校举办学术讲座

作者:来源: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阅读次数:日期:2025-03-24

川旅新闻网讯(通讯员 邓伟伟 岳阳 李冰冰)3月21日下午,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专题学术讲座,特邀我国旅游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凌云教授,以“我国旅游业发展新趋势”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度行业前瞻与理论实践并重的学术盛宴。作为《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多部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张凌云结合其40余年学术积淀,系统性阐释了旅游业在政策、科技、学术及可持续发展维度的革新路径。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汝辉携百余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刘勇教授主持。

社会需求驱动:从经济支柱到幸福产业转型

讲座中,张凌云紧扣国家战略导向,指出当前旅游业正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向“幸福产业”迭代。通过分析2024年社会人口结构的最新变化,他指出“无障碍旅游”“携宠旅游”“疗愈旅行”等新业态对老龄化、少子化社会需求的适配性,并结合“ISO 21902国际标准”与我国《无障碍旅游设施要求》,揭示了弱势群体旅游权益保障的技术实现路径。

数字技术重构:AI赋能旅游生态升级

在科技赋能板块,张凌云系统讲解了AI导游实时翻译、虚拟场景重建、大模型客流预测等技术应用。他指出,旅游业已从“信息化”迈入“人机协同”新阶段,并以淄博烧烤、贵州村超等现象级案例,阐释“旅游者定义资源”的数字化传播逻辑。针对森林浴、温泉康养等细分领域,张凌云对比日本温泉疗法认证体系与“ISO 17679国际标准”,提出“自然疗法+生物传感器监测”的产品创新方案。

学术实践互哺:标准化建设助推产业提质

作为出版30余部专著、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的学界领军者,张凌云剖析了“旅游资源”概念的范式转变为从传统观光资源到“体验即资源”的认知跃迁。他特别分享了参与制定国家旅游标准化体系的经验,强调学术研究需“从解读到解说”,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IP。

绿色转型攻坚: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

讲座尾声,张凌云对标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旅游业需构建涵盖低碳运营、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参与的绿色发展模型。他通过展示全球94个百万级汽车保有量城市数据,呼吁行业重视房车旅游与生态承载力的平衡,并以光盘行动、可降解材料应用等实操案例,描绘旅游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行动蓝图。

此次邀请张凌云教授来校分享其对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最新思考,深度激活了产学研联动效应,与学校发展深度契合,不仅为全校师生构建了与顶尖学者对话的“第二课堂”,更通过“院长-学科带头人-行业导师”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学术资源向新文科建设、文旅新质生产力培育高效转化,为学校打造“中国文旅人才高地”战略注入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