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旅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培震 摄影 罗春有)4月28日下午,由图书馆、党委统战部、校团委、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讲座《我的藏地行走与人文地理写作——文旅视野下的认知突围与实践启迪》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作家王怀林以三十余年深耕藏地的实践经验与学术积淀,围绕“藏地文化解码”“文旅IP创新”“区域发展战略”三大主题,为在场师生及业界代表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思想盛宴。

横断山脉的壮美画卷在作家王怀林的讲述中徐徐展开。作为藏区发展的见证者,在上世纪90年代他以援藏干部身份深入康巴腹地,主导策划《中国国家地理》“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推动“黄金海拔•中国健康谷”文旅康养产业落地。其著作《寻找康巴》三次再版,被学界誉为康巴文化研究基石。

围绕“藏地文学三次发现”理论,作家王怀林以百年时空维度解析文化叙事转型:从斯文·赫定的地理发现,到马丽华的精神原乡构建,直至新时代《雪山大地》对生态与乡村振兴的现实观照。在解码康巴文化环节,作家王怀林通过茶马古道申遗、康巴汉子IP打造等案例,揭示文旅产业转化密码。对于四川文旅版图重构,他创新提出“三维阶梯”理论,从成都平原古蜀文明到横断山生态旅游,描绘出立体化发展战略蓝图。

互动环节高潮迭起,5名学子获赠王怀林先生参编书籍。此次活动共有2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