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1.专业信息
专业名称: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专业代码:081004
专业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最短修业年限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2.专业简介
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其中住的主要载体是以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存在的。建筑物的智慧化、绿色化、舒适化、信息化、安全性等是建筑的重要的指标,它与城市的发展、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源自传统建筑与现代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融合,是以建筑及其相关设备为载体,以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完成从无生命建筑到建筑生命体的进化,是建筑、土木、环境、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专业。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重点针对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领域的供配电、暖通空调、公共安全、信息化集成、建筑物联网、新能源与节能等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
3.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设备、计算机网络、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公共安全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节能技术。

二、专业发展历程
本专业发展始于2007年开办的楼宇智能化专业,同期开展了建筑楼宇相关的实验室建设;2016年,优化调整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专业建设;2022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与法国EPF工程师学院开展联合办学;2023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列为学校首批工程教育示范专业。

三、专业师资团队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8人,教授2名、副教授10名,博士7名、硕士11名。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2名,四川省千人团成员1名,国家级职业大赛裁判2名。另外,还有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为公司等企业导师10余人,参与专业集中实践课程授课。
四、实践平台建设
本专业实践平台由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产教融合平台构成,通过这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办学成效
本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近三年,本专业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竞争力逐步增强。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项目20余项,编著教材4部,校级以上一流程程4门,搭建学科竞赛平台4个;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达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近三年,学生学业成效显著,在国家奖学金、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考取硕士研究生等方面的人数逐年上升。如,考取研究生50余人,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项目100余项,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1人。
六、专业就业情况
本专业学生,近三年的就业率平均值为97%。学生就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建筑设计院所、工程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单位。其工作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工程设计、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电气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招投标、电气施工与管理、智能设备的维护与调试、智能楼宇管理、酒店工程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