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0 浏览量:
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于2024年在四川旅游学院原烹饪学院和食品学院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烹饪专业是1976年建校以来,开办最早的专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川菜产业化、营养配膳、餐饮食品安全控制”为主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
学院目前拥有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有3门国家级课程,12门省级课程,开设有“烹饪与营养教育”“烹饪与餐饮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5个本科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西餐工艺”“中西面点工艺”3个专科专业,其中“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7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122名,其中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3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资助人选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四川省技术能手3人、四川工匠4人,中国烹饪大师、名师、烘焙大师共4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6人。1名教师领办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名教师领办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多名教师是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的理事和会员,同时也是行业专家,有良好的行业影响力和美誉度。
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建有烹饪与食品实验管理中心,实验实训教学用房净使用面积为18173.8 m2,号称“亚洲最大的厨房”。其主要的学科专业支撑平台有: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四川省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预制菜产业学院、烹饪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食品加工及检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食育教育科普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些平台有力支撑学院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创新创业教育,无缝链接校内外实践教学,全力培育和搭建共建、共管和共享型社会服务体系。
近三年,学院承担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25项,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369篇,其中SCI收录37篇,EI收录4篇,国际学术会议收录论文1篇,北大核心73篇;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9项。
学院紧密围绕社会经济转型、餐饮行业快速发展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坚持走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食品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努力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凸显了“立足餐饮食品行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立志成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餐饮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办公电话:028-84825999 028-84825070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