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虽然常被视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也是心理危机高发的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为“春季心理危机”或“春季抑郁”。你中招了吗?
1. 情绪波动:情绪容易波动,可能感到焦虑、抑郁、烦躁或易怒。
2. 睡眠问题: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难以入睡或早醒。
3. 精力下降:感到疲倦、乏力,缺乏动力和活力。
4.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5. 食欲变化:食欲增加或减少,可能导致体重波动。
6. 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减少社交活动,感到孤独。
7. 自我评价低: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感到无价值或无助。
8. 兴趣减退:对平时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感到生活乏味。
9. 身体不适:可能出现头痛、胃痛等身体不适,但无明确生理原因。
10. 自杀念头: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1.生物节律变化:春季日照时间延长,气温波动较大,人体的生物钟和激素水平(如褪黑素和血清素)容易失衡,影响情绪调节,导致情绪波动。
2.气候多变:春季天气变化频繁,气压和湿度的波动可能引发身体不适,进而影响心理状态,尤其是对天气敏感的人,容易感到疲惫和情绪低落。
3.社交压力增加:随着天气转暖,社交活动增多,人们可能感到更大的社交压力。对于内向或社交焦虑者,这种压力会加剧心理负担。
4.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春天常被视为新的开始,人们可能对生活或工作抱有较高期望。当现实无法满足这些期望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我怀疑。
别担心,这些小技巧帮你平稳度过春季心理波动期:
1.拥抱阳光:多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感受春天的气息。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充分休息。
3.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为身体注入活力。
4.适度运动: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5.学会倾诉:与家人朋友分享你的感受,不要压抑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身边的人若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
睡眠和食欲出现明显变化
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
出现自伤或自杀的念头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预约电话:
028-84825525(周一至周五开通预约)在校外设实习、学习的同学,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拨打咨询预约电话,选择网络咨询方式。
心理危机和心理紧急情况干预:
18200110500(李华彪老师)
13550168895(黄霁虹老师)
每一个春天都值得期待,每一个你都值得被关爱。如果感到疲惫,请记得,你并不孤单,我们都在你身边。让我们一起携手,拥抱阳光,拥抱更好的自己!
下一条: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