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助力毕业生平稳就业与成长,2025年4月24日,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开展“5·25”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之辅导员心理沙龙—学生工作案例专题研讨,围绕知识培训、案例研讨与总结部署三环节推进工作。学院全体专兼职辅导员以及部分心理工作站的同学参加会议。

专业培训:知识赋能,明晰心理危机应对
会议开场,由冯观健老师开展心理危机及常见心理问题讲解培训。冯观健从心理危机定义、类型与发展阶段切入,结合临床案例与数据,剖析当代大学生因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易引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强调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危机事件。他细致分类讲解常见心理问题,如学业压力下不同年级的应对策略、人际关系矛盾的沟通解决法、就业心理的调适与规划等。
在危机处理方面,冯观健详述干预流程,涵盖危机评估、紧急干预、后续跟踪等关键步骤,强调辅导员要敏锐观察、快速反应,掌握实用心理调适技巧与资源,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为后续工作提供专业支撑。

案例研讨:群策群力,共寻心理工作良方
知识培训后,会议进入典型学生工作案例研讨环节。辅导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遇到的各类学生心理问题案例,涉及学业困境、就业挫折、人际关系冲突等多方面。
研讨中,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应对策略。有的提出建立家校沟通长效机制,协同助力学生成长;有的建议组织班级关爱活动,发挥集体温暖力量;有的强调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支持。通过思想碰撞,共同探索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心理工作方法。
总结部署:凝心聚力,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会议最后,学院副书记方岚全面总结,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同时肯定会议成效,指出培训与研讨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明确工作重要性,同时点明当前工作在心理问题识别干预能力、危机干预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针对后续工作,方书记提出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知识,提升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预警、干预、转介体系;强化毕业生就业心理服务,持续关注动态,加大指导帮扶力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研讨,提升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
此次会议为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全体辅导员将把所学融入实践,以专业服务守护学生心灵,为学子成长成才筑牢坚实心理防线。